扫一扫
发布时间:2023-10-31 14:23:50 | 浏览:
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微博用户规模为2.808亿,低于2012年的3.086亿,下降9%或2783万人。报告把微博用户呈下降趋势归结于来自
除了微博用户下降外,中国的互联网总用户数则在继续快速增长。根据报告,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由2012年底的5.64亿扩大到2013年底的6.18亿。其中,73%的互联网用户通过手机上网,2013年底移动互联网用户总量由2012年底的4.2亿增加至5亿。2013年中国新增手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73.3%,远高于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
本文将从微博的媒体属性展开讨论,分析微博、微信、新锐媒体等网络媒体分羹传统媒体新闻受众、制造舆论场、创新内容生产方式的状况。
中国互联网走过14个年头,经历了最初的门户网站时代,搜索引擎时代。如今,微博、微信带来了互联网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微博有别于即时通讯单点对单点,门户网站单点对多点的模式,微博的多点对多点的快速扩散模式,极好的体现了它的传播性、互动性、娱乐性。微博通过收听的形式,自由选择信息来源,个人主导性更强。报纸、电视、门户网站这些惟一的统一的媒体呈现,微博则打破这一常规,呈现颠覆性的突破。
微博上拥有一批名人和名企,名人们横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娱乐等领域,名企们更是囊括世界大部分的最知名企业,这些名人和名企的一举一动本身就是新闻线索,有了这些线索,在很多方面,记者搜集新闻线索的途径大增。
不只是新闻线索,许多媒体的评论版同样会借鉴微博名人的观点。名人的观点往往有权威性而容易广泛传播,放在传统媒体时代,媒体只能派记者去采访获取观点,而现在,名人们喜欢在微博上指点江山,而媒体可通过名人的微博观点充实自己的文章。
当前微博的关注受到分流,其媒体属性减弱,但总体上来说,用户在垂直领域的集中度、活跃度都表现良好,甚至更趋于理性,微博不再那么火爆,但确实也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部分。
中国经济网小编有话说:社交媒体平台的活跃度自2009年建立以来稳定持续提升,2011年末出现过短暂的下降。但在2012年中期到达顶峰后,新浪微博活跃度出现快速下滑。截至到现在,已经降至2011年初的水平,距高峰时期持续下滑超过30%。应该说,微博这个准web2.0概念的互联网服务,要想要发挥普通用户作为核心服务对象的巨大价值,就要将传统互联网的思维模式彻底重来。对用户而言,将其吸引到碎片化的信息展示上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事。这是用户体验不同于web1.0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同时也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一条金规玉律),新浪显然没有在此方面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一股脑的把尽可能多的功能堆砌到了用户的信息流旁边。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16日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整体即时通信用户规模在移动端的推动下提升至5.32亿,较2012年底增长6440万,使用率高达86.2%。尤其突出的是,过去两年腾讯控股的微信(WeChat)聊天工具越来越受欢迎。截至去年9月底,微信月活跃用户达到了2.72亿人,同比增加了一倍多。
就媒体属性而言,微信对于新浪微博最大的冲击来自于其微信公众平台的设立。
微信作为一个移动应用,需要双方互相关注才能互相发布信息,是一种闭环的结构。从客观上来讲,微信作为通讯工具,是不利于信息的广泛传播的,交流形式是一对一的。在微信,拥有了一亿的用户基数之后,面对着一亿的受众,微信就从一个通讯工具变成了一个媒体平台。微信拥有了公众平台以后,用户除了接收朋友信息以外,还可以接收跟手机报有点类似的新闻资讯,微信的媒体功能就此加强,增强了用户的粘度。
微信一下子从一个一对一的沟通工具,变成一个兼具媒体功能的平台,对具有媒体功能的“新浪微博”造成的冲击显而易见,在新浪微博的内容体系上,草根大号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微信上会不会出现大号呢?再回到前面探讨的问题,微信作为移动设置上的应用,一个人去关注别人是很慎重的,有很强的私密性,谁也不想自己被垃圾信息所干扰。因此,在微信平台上脱颖而出的“公众账号”一定是能够提供“优质内容”的账号,需要专业的运营团队IM电竞下载,这对一些报刊等传统媒体可能是一个机会。
中国经济网小编有话说:新浪微博,急于治理其信息的过载和泛滥,想把弱关系沉淀成强关系。而微信,想的则是增强其媒体性,增强信息传播的效率。这就是矛盾,正所谓存在矛盾,它们两者也就谁也取代不了谁,可能会长期并存一段时间。个人拙见,将来必将是移动终端的时代,沟通和信息交流才是王道。北大中文学教授张颐武表示,现在看来,所谓“两微”。微博的媒体功能进一步凸显。现在大家微博生活常态化,依赖微博了解信息,分享观点,用极简的方式把媒体作用凸显,公共事务的关切还是依赖微博。微信就是以社交为中心的,是相对紧密的人际关系的人的互动。两者平行而不是相互替代,微博整合了原来报纸电视功能,微信替代短信等。
2012年是包括虎嗅网、钛媒体在内的众多科技媒体诞生和迅速崛起的一年,别有韵味的是,期待颠覆传统媒体商业模式的恰恰是传统媒体人自己:虎嗅网创始人李岷来自《中国企业家》,钛媒体的“老大”赵何娟则是经历过包括《财经》杂志在内的一线媒体的资深“圈内人”。
:新媒体早就不是一个新概念,但虎嗅网诞生后,以一种前所未有的低成本的方式撬动了传统媒体的基石,不过,其影响力的迅速攀升和商业模式的不确定性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或者说“落差”。
虎嗅网创始人李岷说,在创办虎嗅网的时候,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就围绕着一个问题,互联网上哪些潜在的需求是没有被满足的?人们过去在网络获取商业资讯的来源无非是两个渠道,门户和微博。但门户和微博都有各自的弊端:前者是高大全的新闻超市模式,后者的信息过于碎片化和过载,因此李岷期待做一个商业资讯的网站,把热门话题通过不同角度呈现出来。
传统纸质媒体因为无法迅速接触用户并且互动,所以多采取团队深度制作,然后推送的模式。而门户有能力与用户零距离接触,但本质上也是传统媒体的思维方式。互联网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用户导向,围绕用户的需求来构建内容和推送。
中国经济网小编有话说:现如今,这些新锐媒体的处境并非高枕无忧——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变化实在太快了,门户的科技频道在2013年开始发力,虎嗅网和钛媒体给不了的,门户可以给。比如,作者独家投稿的稿费。最可怕的还不是资金,而是门户也开始学习虎嗅网和钛媒体的内容生产方式,而越来越多基于微信的自媒体——他们曾经是虎嗅网、钛媒体的作者,也纷纷创立自己的品牌,甚至做起科技网站——它们比虎嗅网、钛媒体的成本更低,开始一点点蚕食这些先行者的根基。颠覆者也正在被追赶,甚至被颠覆。
移动互联网时代汹涌而至,面对传播格局的剧烈变化,媒体传播活动应当遵循的新法则就是生活化媒体和社交化媒体产生化学反应。
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的底层架构已发生巨大改变。用户接触信息的方式以两种形式存在,即主动的资讯模式和被动的生活空间,而围捕消费者也正是从这两个角度着手。在当前的传播环境中,主动的资讯模式正面临着三大挑战。第一,高度的多元化和碎片化导致品牌传播缺乏聚焦点,难以形成强大的到达率和影响力,品牌被记忆的难度很大。第二,消费者不会记得广告只会记住内容。第三则是需要创造可以被传播的内容与话题。小米等公司在近年的成功,就是与其创造了可被传播的内容,并且以适当的方式引爆社交媒体的关注与发酵密不可分。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如何变革,关键是洞察这个时代传播的底层架构与原理:一、内容即是广告,广告即是内容;二、人人都是媒体,人人都在传播;三、媒体与媒体之间不是孤立的,是相互作用的。
无论是社交化媒体孕育高潮,孕育能量,到生活化媒体落地直接转化为销售力;还是生活化媒体的广告引发社群的共同关注与讨论,在社交媒体上持续发酵,再引发全媒体的生态发酵,这两种交互作用的方法将会是成长型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的全新标配和法则。
2014年,是4G大浪潮的开端,1月17日,中国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始销售iPhone手机,网络媒体在2014年的发展是立浪头还是沉浪底,过了2014才有资格谈论。微博、微信、新锐媒体甚至小众移动媒体当下能做的,就是赶紧调整好这几种力所能及的姿势,满怀热情地开始冲浪之旅吧!至于功过是非,成王败寇,由他们说去罢。
进入20世纪,人类的信息传播主要依赖新闻媒体,职业传播者掌握着新闻生产的权利,传播者总是按照商业和政治的标准对信息把关。20世纪后期出现的网络技术,逐渐侵蚀、改造新闻生产和消费模式,人类信息传播进入了公众自己生产内容的时代。
在媒介发展史上,报纸、广播、电视是以“独立”的姿态先后登场的,因此人们习惯地将它们称为第一、第二和第三媒体。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网络开始显示出它的媒体功能,进入90年代后网络的威力势不可挡。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将网络定义为第四媒体。现代网络(包括固定网络、移动网络)不是单一的媒体,而是一种先进的技术平台,在这个技术平台上寄生着更多的已开发或待开发的媒体群。报纸、广播、电视的先后诞生,主要体现了传媒市场结构和信息传播结构的分化,然而网络的出现却正在改变人类活动的方式,人类的交流、互动正在脱离人体外化到媒介之中。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传受双方的地位是清晰的、不平等的,传者掌握着信息的采集权、制作权和发布权,他们始终处于权威的位置,受众则只能处在被动的接受地位。20世纪30年代,大众传媒快速普及和发展,当时人们普遍认为传媒具有不可抵挡的强大力量。受本能心理学和一战宣传战的影响,很多人简单地将受众当成靶子,媒体的传播内容则是子弹,信息传播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肌肉一样,能够立即产生直接的反应。在互动传播中,终端用户对信息、娱乐或服务的获取方式、时间安排和先后顺序有着高度的控制权。”然而,传统媒体的反馈不是直接的互动,它常常需要通过另一种渠道进行。无论研究者怎么提高受众的地位,受众都无法直接使用媒体,传者依然掌握着媒体的话语权,公众的声音、观点只有得到传播者的认同才能进入传播渠道。
传统新闻生产是职业化的生产活动,传播者控制着生产流水线,他们对新闻素材进行选择、加工,最后制作成新闻产品传递给消费者。传统媒体的合作是有限的、脆弱的,更多媒体仅仅盯住自己的目标受众,媒体之间要么是孤立的存在,要么是单纯的竞争关系。然而,网络的出现彻底打乱了媒体格局,媒体间的边界变得模糊、不确定IM电竞下载,媒体融合成为大势所趋。“由于处在的大链条崩溃,‘人’突然发现,许多有分别的东西本来就具有前所未有的相互渗透性。”在媒介融合时代,单个媒体机构难以建立完整的内容生产架构,传统新闻生产模式出现了革命性变革,单个的、孤立的新闻生产正在被集体的、社会性的生产所取代。
网络是在高度市场化的环境中成长的,它的每一点进步都和资本息息相关。早在网民还是被动消费者的时候,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就曾预言“我的日报”的产生。传统媒体是在群体环境下使用的,传播内容侧重于公共性和大众性;网络传播多在“私人空间”内进行,因此,个性化服务成为网络服务的发展方向。今天,网络用户既是消费内容的组织者,也是消费规则的制定者。面对人类信息消费的新模式和新习惯,传媒巨头们加紧了媒介的细分和融合。一方面,传媒集团对内容进行高度细分,通过多样化的内容制作,满足消费者不同的个性需求,如致力于卫星电视和高清电视的美国Direc TV,目前能够提供285个电视频道和130个高清频道;另一方面,传媒集团通过媒介融合,抢占网络阵地,不断提高内容资源的利用率,发挥传媒集团的规模效益。现代传媒赋予了公众较大的选择权,增强了消费的主动性,也提高了传播内容的商业价值。IM电竞下载IM电竞下载